
日前,記者來湞江河谷水果產業帶柚子種植基地之一的凱隆紅心蜜柚種植基地。環顧四周,上千畝的果園里漫山遍野是掛滿了柚子的果樹;走進看,一個個套著保護袋的柚子沉甸甸地懸掛在樹枝上,壓彎了枝頭。取下保護袋,一個個碩大飽滿的柚子便展露眼前,黃橙橙的,煞是好看。果園園主朱慧清告訴記者,7年前,他們與當地村簽訂了山林流轉合同,承包了山地1300多畝,種植了兩萬多株三紅蜜柚和紅心柚,今年產量估計在50萬斤左右。

據了解,近年來,始興縣利用先天的生態稟賦,依托湞江河谷土壤肥沃、水量充沛等優勢,大力發展楊梅、枇杷、柚子等特色水果產業,并形成了產業帶。目前,該水果產業帶共有枇杷1.2萬畝、楊梅3.1萬畝、柚子近1萬畝。
朱慧清介紹,每當中秋臨近,便是紅心蜜柚大量成熟上市的時候,也是果園最為熱鬧的時候。記者見到,樹蔭里頭,30多名工人正在采摘柚子,只見他們一手托著柚子,一手捏住果柄,借著巧勁用力一擰,伴著清脆的咔嚓聲響,便把果實摘下。“他們都是附近的村民,基地建成后,我們就常年從周邊農村聘請大量勞動力,讓村民通過勞務獲得增收。”朱慧清說,尤其到了采摘季,是用工最多的時候。
今年已經近50歲的村民林中榮和妻子劉阿姨是其中之一。他們告訴記者,從基地開始種柚子起,他們夫妻就常年在此工作,一年到頭都有“活”,平時下肥、除草、打蟲,到了中秋前后,就是采摘。“我們每個人平均每個月都有3000元以上,夫妻倆加起來也不少了。”林中榮說,借著種植柚子的機會,大家在家門口就能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每個人都感覺很幸福。

果園里,大家一邊說著笑著,手頭上的活卻一直不停。摘柚、搬運、裝車,忙得不亦樂乎。一個個柚子從山上運下來后,有的直接通過貨車裝車后便大批量的運往珠三角一帶或者運往市場銷售,有的則被挑選出來進行精美的包裝后以電商形式進行銷售。“今年蜜柚喜獲豐收,品質也有保證,因此銷路大開,每天都能往外發貨五六百斤,完全不愁。”果園朱慧清說。
據了解,今年,始興縣計劃繼續依托楊梅、枇杷等特色優勢產業,在湞江河谷打造10萬畝水果產業帶,進一步擴大特色水果種植面積,發展壯大富民興村特色產業,力促鄉村振興